鄂温克族自治旗作为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理应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鄂温克族自治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以其旖旎的自然景色与独特的人文魅力,奋力书写呼伦贝尔市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深化宣传推广,阐释好北疆文化内涵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鄂温克族自治旗紧紧围绕北疆文化内涵,在宣传推广阐释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是强化宣传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媒体专栏作用,开设“北疆文化神州行”“北疆文化故事”专栏,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专栏为宣传阵地,多形式对北疆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中华文化认同等思想精髓进行阐释,让北疆文化故事在民族地区广泛传播,化风成俗。二是持续扩大北疆文化传播力。在鄂温克大地生活的人民勇敢、坚毅、精神富足,创造了独有的民俗风情。积极推动鄂温克族自治旗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北疆文化能站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被熟知。与贵州“村超”携手,以体育赛事为契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协助内蒙古卫视拍摄纪录片《我们的家园·辉河湿地》,该片喜获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好作品奖。三是规范北疆文化话语体系。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浅出阐释北疆文化的深刻内涵,解读北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观点,举办北疆文化文学创作培训班。
二、丰富文化产业,激发北疆文化发展活力
坚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丰富的北疆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北疆文化发展实效。一是加快文旅品牌创建。北疆文化系列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打造“歌游内蒙古”品牌,将北疆文化相关主题元素通过创新融合的方式植入到A级旅游景区。创新推出“山丁树下-悦享鄂温克·我要办村晚”系列音乐会,为辖区内景区景点引流引客,深入景区景点演绎地区特色民俗文化,为游客呈上精彩文化盛宴。顺利创建自治区级旅游研学基地品牌,2024年以来,已承接7批次“寻迹万里茶道 中俄蒙青少年研学之旅”跨境研学团队。成功获评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二是以“文旅+”为平台,推动消费升级。大力宣传非遗手工艺品。举办非遗年货大集活动,依托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及影剧院开展两批次非遗年货大集活动,带动呼伦贝尔市域内28家、俄罗斯及蒙古国15家,共43家国内外文创企业参加年货节,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繁荣。三是继续探索构建北疆文化产业体系,加强对北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伊兰嘎查探索推出让游客喜闻乐见且极具北疆文化魅力的产品,形成了布舍院子、特伦马术营地等旅游景点集聚区,创新打造霍比特小屋、胶囊旅馆等多种游玩体验项目。
三、创新文艺精品,繁荣北疆文化文艺事业发展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鄂温克族自治旗实施文化精品项目战略,不断鼓励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展现民族地区文化新气象、北疆文化新风貌的优秀作品,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红火起来。一是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器乐合奏曲《欢乐的草原》《喜悦的锡尼河》、歌曲《古道明台》《歌颂海兰察》、舞蹈《我的乌兰牧骑》《山林浪漫曲》《冬之泉》等独特而珍贵的文艺作品,展现出北疆地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二是扎根本土文艺资源。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嵯岗苏木是著名的“文化之乡”“音乐之乡”,涌现出许多优秀音乐家和舞蹈家,孕育出《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盅舞》《鄂温克人民歌唱共产党》《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众多优秀文艺作品。连续举办六届的“巴彦嵯岗苏木原创音乐会”,吸引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内蒙古国宝级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等众多音乐家以及音乐爱好者慕名前来,为加快北疆文化传播注入澎湃动能。三是展现北疆文化活力。以人民之乐为乐,发挥好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深入群众开展惠民演出。举办2024年“歌游内蒙古”悦享鄂温克·秋季露营音乐会活动,邀请乌日娜、其其格玛等音乐家唱响家乡民歌,引发听众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丰富充实了北疆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
来源:草原云
美编:刘坤
主编:王亚男 监审:李金田
监制:付惺
总监制:苏都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