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莱阳,春潮涌动。
4月12日上午,2025莱阳“陌上花开·梨乡花语”赏花季暨莱阳村歌大赛启动仪式在莱阳市照旺庄镇梨乡风情旅游区举行,宣告一场文旅盛宴启幕,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五龙河畔的梨乡莱阳,正以花为笔,在春之宣纸上挥毫泼墨,书写着梨乡文旅融合的隽永篇章。
梨花深处见春山
在照旺庄镇梨乡风情旅游区,400余年树龄的古梨树正舒展虬枝,将时光的褶皱化作满树琼英。清早的雨珠尚未散去,一阵一阵的风已穿透层层叠叠的花瓣,将整片梨园变成流动的花海。
这里是赏花季的主舞台——4月12日,当启动仪式在万亩梨园中开启,无人机群携着梨花香气升空,稳稳地在半空中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立体诗行直播到远方。
沿着“寻觅春之踪迹”的精品线路漫步,游客既能触摸古树苍劲的纹理,也能在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的全息投影中,见证一颗梨从明万历年间的贡品到现代深加工产品的时空穿越。行至姜疃镇濯村,5.6公里的樱花隧道正酝酿着粉色的风暴,与雪白的梨花遥相辉映,织就人间四月最温柔的渐变色谱。
风中摇曳的梨花,在河水丰沛的五龙河周边的万亩油沙地结出了果肉细腻、汁水充沛、酥脆香甜、汁多如蜜,被誉为“梨中珍宝”的莱阳梨。
73岁的宋修义,出生在照旺庄镇铎山前村,说起莱阳梨,他滔滔不绝。从幼果时剪花萼,到果肉不腐不烂,再到外形“铜头铁把豹皮纹”,宋修义的眼里放着光。
如今,莱阳梨产业转向数智化转型、全链升级、农文旅融合、品牌增值等核心领域,梨乡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大放异彩。历经400多年岁月的1200余棵莱阳梨古树,见证梨乡“千年梨韵”从梨膏古法熬制到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再到在现代产业链中涅槃重生,枝头琼花与车间流水线交响,谱写出一曲产业振兴融合的春日新赋。
村歌嘹亮春风里
“俺村的苹果甜又脆,老碾盘转着好年岁……”吕格庄镇大野头村的广场上,72岁的王桂花带着乡音的清唱,引来游客阵阵喝彩。延续去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的热度,2025年莱阳村歌大赛增设“原创村歌、全民大合唱、村咖”赛道,让梨香与民间小调碰撞出奇妙韵律。

“莱阳村歌”的魅力,与日俱增。
在光山村的老戏台,村里的年轻人将电子音乐融入吕剧唱腔,传统《姊妹易嫁》故事重新焕发青春气息。
在2025莱阳“陌上花开·梨乡花语”赏花季暨莱阳村歌大赛现场,来自贵州黔东南、陕北、广西等地的村歌歌手与莱阳本土村歌歌手当场一较高下,《村歌对对碰》唱响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强音。青岛市黄岛区村歌代表与烟台龙口市、莱阳市的村歌代表倾情联唱,以旋律勾勒出大美山东的山水画卷。
持续到10月份的莱阳村歌大赛,今年采取国省市县乡五级联动模式,设置“镇街推选、县区决赛、烟台总决赛、山东省邀请赛、全国邀请赛”五个层级,分级分类开展比赛。
这种文化创新,正形成裂变效应。
目前已有上百家旅行社战略合作,将莱阳编织进“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文旅网络,放大莱阳作为“中转站”或“目的地”的辐射价值。
届时,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旅行团将在富草堂梨文化博物馆体验古法梨膏熬制,自驾游客沿着娘娘山盘山公路追寻芝樱花海,摄影爱好者则守候在胶东传统民居的翘角飞檐下,等待第一缕晨曦吻上梨花蕊。
AI与乡愁共协奏
赏花季期间,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成为莱阳十二大网红打卡点之一。
莱阳是世界罕见的恐龙和恐龙蛋共生富集区,是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发现地,《化石》杂志刊文称莱阳是一个“被忽视的恐龙王国”。
“欢迎来到恐龙王朝的黄金时代。”AI文旅推荐官“梨花仙子”身着数字汉服,指尖轻点便在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复原出远古生态场景。
虚拟代言人“梨花仙子”的诞生,标志着莱阳文旅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在张和国际树化石林,AR技术让沉睡亿万年的硅化木重焕生机,游客透过智能眼镜,可见史前蕨类在化石表面舒展嫩芽。
作为“中国恐龙之乡”,莱阳携手数字科技,以恐龙所代表的史前世界文化IP为核心,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文化度假于一体的奇幻恐龙文旅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莱阳将被打造成为世界恐龙主题终极文旅目的地、恐龙主题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策源地、恐龙主题数字文旅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地、中国地质科普研学引领地。
科技赋能并未稀释乡土本味。李家沟的柴火灶台仍飘着玉米饼的焦香,南张夼的溪水依旧唱着农耕时代的歌谣。
在当日推出的“回归心灵原乡”梨乡精品赏花线路上,非遗传承人正手把手教游客制作莱阳剪纸,锋利的剪刀游走在红纸上,转眼就裁出梨花满枝。当暮色降临香岛湾,帐篷营地亮起星星灯,天文望远镜架设在梨园深处,现代都市人终于读懂了“手可摘星辰”的浪漫。
梨花的经济密码
在“花间·梨想生活市集”现场,预制菜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莱阳春雪食品的爆汁鸡米花、龙大美食的椒盐小酥肉,这些“带着梨花香气的方便美味”,正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作为“中国预制菜第一市”,莱阳巧妙地将梨元素注入现代食品工业——梨花蜜酿的梨酒、梨膏、梨羹、梨原浆、烤梨等,让这场“花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
这种“以花兴业”的智慧,同样绽放在田间地头。
莱阳市深度挖掘莱阳独特文化内涵,融入省文旅厅“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主题年活动,在赏花季期间,将围绕“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主题,以花海经济、村歌文化激发乡村旅游活力,以花为媒,以歌会友,通过“赏花季”引流、“村歌赛”塑魂、“恐龙IP”破圈,让“流量”变“留量”,叫响“中国预制菜第一市”品牌,擦亮中国梨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花生油之乡三张名片,提升莱阳城市形象和旅游影响力,构建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朵梨花,正在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
当夕阳为娘娘山镀上金边,古驿道上的梨花开始谢幕演出。花瓣纷扬如雪,落在富山龙王庙的黛瓦上,飘进儒林泊村的石磨缝隙。那些承载着乡愁的风景——刘海寺的杏花、水口村的火炬塔、大野头村的古井——都在春风中苏醒,与现代文旅景观共同构建着城乡融合的新气象。
赏花季不仅是一场春天的约会,更是观察中国县域经济转型的窗口。
从单纯赏花到“文旅+”多元业态,从农产品输出到文化IP打造,莱阳正在探索的,是一条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翅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最后一片花瓣融入春泥,给这座城市留下的,将是超越花期的持久芬芳,更是金秋之后的累累硕果。
YMG全媒体记者 夏靖尧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