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哀鸿遍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令上周美股市场累计下跌近10%,这种颓势在本周依然没有终止。7日,金融海啸如期而至,全球金融市场迎来“黑色星期一”,股市,原油期货、贵金属、加密货币等各类资产纷纷遭受重创。
一纸关税令,动摇全球市场信心!特朗普自辩“对等关税”是良药,却已引发连环暴跌,“毒杀”全球投资者。一切怎么开始?又将走向何方?本期财知道为你逐一分析。
血色暴跌日
特朗普点燃全球金融导火索
当特朗普举起那张写满关税税率的纸板时,全球投资者才猛然惊醒,这场酝酿数月的贸易风暴,远比预想中更猛烈。

当地时间4月2日晚间,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这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后,迄今为止宣布的最大规模的新关税政策,向包括盟友在内的全世界祭出关税大棒。
关税令一落地,美股盘后交易上演惊魂时刻:标普500指数市值瞬间蒸发8500亿美元,苹果股价重挫超6%,特斯拉在白天上涨5%后盘后暴跌近6%。
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升温,股市、商品纷纷大幅调整。

在过去两个交易日,美欧日股市领跌。美国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综指在两个交易日内分别暴跌9.1%、7.9%和10.0%。欧洲STOXX600指数两个交易日下跌8.4%,日经225指数整周大跌9.0%。
受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美国乃至全球衰退担忧,尽管通胀压力犹存,市场中长期利率预期大幅下修,10年美债收益率下行至4.01%。
风波延续到周一,全球股市全线杀跌。7日早盘,美股股指期货开盘后跌幅迅速扩大,其中纳指期货跌超5%,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超4%。7日早间,日经225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至超9%。韩国股指亦大跌近5%,MSCI亚太指数跌幅扩大至2.3%。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跌幅扩大至6.3%。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开盘下跌7%。
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暂停交易,韩国监管方也在股市大跌后紧急暂停程序化交易卖单。
大宗商品方面,油、铜大跌,金价小跌。WTI原油期货一度跌破60美元/桶,为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日内跌幅一度达4%。纽约COMEX铜一度下跌8.5%至每磅4.03美元。尽管关税风险和美债利率下行支撑金价,但全球风险资产抛售或引发一定流动性压力,令金价承压,现货黄金日内下跌1%,报3008.30美元/盎司。
外汇方面,美元指数下跌1.07%至102.92。非美货币中,瑞郎、日元等避险货币领涨,澳新等货币走弱。
具体到中国,A股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截至收盘,沪指跌7.34%,深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
巨震之下,全球投资者“踩踏式”出逃。
打破侥幸心理
“最激进”关税远超预期上限
全球金融市场“血流成河”的风暴之夜,来得猝不及防。其原因是特朗普宣布的“史上最激进关税方案”整体幅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涉及的贸易对手范围属于预期的上限。
其涉及的国家之广,超出意外。不仅大国,中小经济体也在名单内,60个“非对称”贸易伙伴额外加征“对等”税率。虽然10%的基础关税低于此前传闻的20%,但当具体国家的差异化税率清单公布时,市场情绪瞬间逆转,彻底打破了“雷声大雨点小”的侥幸心理。以美国进口一辆价值3万美元的中国产汽车为例,实际要多付约1.32万美元。
行业和品类之广超出意外。美国对全球出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税率,对重要贸易伙伴按照关税不对等程度征收更高关税税率。
力度之狠出乎意料。此次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会将美国整体加权平均关税提高约18.1个百分点,大幅超出此前市场中性预期的9.3%;美国整体加权平均关税已达25.9%,超过20世纪30年代胡佛时期关税,略低于19世纪90年代麦金利关税。
此前市场预计10%至20%的税率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上限,而不是最低起点。兴证宏观段超认为,本次全面关税的计划,显然是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
冲击国际贸易
全球金融风险将显著加大
美国超预期且激进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担忧,更危险的是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多国采取报复性反制措施,4月3日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4%关税,欧盟已制定反制清单,日本谋求汽车关税豁免,加拿大扬言报复,这些反制措施可能让全球贸易量萎缩5%-10%。

国贸期货认为,本次对等关税预计将严重冲击现行的国际贸易体系,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对美国和全球而言,加征关税导致了衰退的风险。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每个普通家庭每年损失3800美元购买力。
与此同时,美国衰退的概率大为提高。高盛集团发布报告,美国激进的关税政策将提高通胀率与失业率,阻碍美国经济增长并增加衰退的风险,今后12个月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上调至35%。
衰退风险或将蔓延至全球。东吴期货表示,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会提高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推升物价,从而抑制总体需求,进而会导致全球经济下行。与此同时,“对等关税”破坏了目前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容易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从而进一步影响全球贸易,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通胀攀升+增长放缓”的组合,正是经济学家最担心的滞胀陷阱。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分析表示,全球贸易秩序崩塌和经济增长放缓或已成大概率事件。无论特朗普最终关税多少,其关税政策反复已经触及了全球贸易秩序的根基——即各国之间的信任。当前全球贸易风险已经大幅上升,各国为了降低经济风险必然会降低对外贸易,各国的发展模式也将由“效率”转向“安全”。
徐驰表示,特朗普的激进政策,将动摇资本最关键的预期和信心,全球金融风险将显著加大。
进入避险阶段
A股波动难免但表现有韧性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像一把双刃剑,直接刺穿了市场的乐观预期。
段超则认为,当前到6月,都会处于一个高度波动、避险的阶段,对冲不确定性预计仍然是市场最优的选择。
市场波动继续放大。光大期货在研报中分析指出,市场对全球经济走向衰退风险定价激增。
对于美股而言,由于关税争端将使得美国的滞胀风险表现更为明显,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更是会导致美国衰退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形下美股预计将表现较差。
贵金属迎来避险和通胀的两重利多。东吴期货认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大幅上升,推动其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释放,且通胀预期上升的背景下,黄金的保值属性将进一步凸显,金价持续上涨。由于美元与黄金价格通常呈反向关系,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会因美元走弱而获得支撑。
总体而言,短期内风险资产将出现显著的波动性及下行压力。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各类资产的短期波动或难以避免。
机构观点显示,虽然A股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中国资产的相对表现仍有韧性。
摩根士丹利认为,A股市场的波动增大难以避免,但此阶段可能是寻找优质品种的较佳时机。
博时基金认为,等待风险渐次落地过程中,红利资产或阶段性占优。美国对于中国的大幅加征关税将进一步拖累中国出口,国内稳增长政策有望在二季度加码以对冲外需不确定性,专项债、特别国债提速及消费补贴等措施有望出台,或可关注政策刺激下顺周期、大消费等内需相关方向。内外风险收敛后,市场或将重新围绕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逻辑进行交易,AI应用端等产业纵深方向或仍是长期主线。
关税反制或推动粮价上行,农业板块或受益避险属性,7日,A股秋乐种业收涨30%,神农种业收涨30%,港股十月稻田大涨超30%。太平洋证券认为,贸易加征关税利于国内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和价格上涨,建议关注周期反转预期强烈的奶牛养殖,以及猪鸡养殖板块。短中期来看,贸易加征关税或导致农产品进口减少,尤其是自美进口较多的大豆、玉米等品种,从而推动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建议关注粮价上涨预期下的主题投资机会。

徐驰表示,当前的投资策略建议重视防御类与安全类主线:关注总量政策定力下的“防御类”主线,如债券、红利类资产(公用事业)等。其次关注全球地缘秩序崩塌下的“安全类”主线,如黄金、有色、电力设备、核电产业链、军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