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直播间搭进美食界顶流博览会

时间: 2025-04-22 10:10:00

揭西县大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方敏(左)将油柑茶带到了直播间。

受访者供图

从内蒙古有机肉苁蓉到武冈铜鹅,再到海南鳄鱼酒水和鳄鱼小蓝片,一场直播网罗来自全国各地的“舌尖味道”。

4月18日至20日,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在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会现场,为了让各大优质参展商及产品进入更多人视野,来自不同企业的代表们纷纷走进南方报业直播间,开启线上“带货”,让优质产品“向云端”。

●南方日报记者 章倩倩 张帆 谢麦诗

优质产品集中亮相▶▷

“本次展会我们带来几个新品种、新产品。包括莞揭农场引进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的一批优质丝苗米新品种,如19香、莉香占、南晶香占、粤禾丝苗、青香优19香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主任栾鑫提到。

莞揭农场是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背景下,为服务全面乡村振兴、服务揭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东莞—揭阳对口帮扶指挥部、揭阳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东莞市农科中心等多方打造的以科技强农为抓手,以联农带农为核心,可复制、易推广的新型涉农帮扶项目。

直播间内,栾鑫带来了最新的丝苗米品种,“这个米的谷粒很纤细,煮出来的饭软硬适中,大家秋天常吃的煲仔饭很多都是用这个米烹饪的。”

“东莞—揭阳对口帮扶是真金白银的帮扶、是实实在在的帮扶、是用心用情的帮扶。”作为河南人,栾鑫深度参与东莞—揭阳对口帮扶,并感触很深。接下来,他将探索打造莞揭协作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让产品溢价反哺种植农户,实现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除了远道而来的朋友,直播间也迎来了东莞人的“好邻居”。广东莞篮子农产品有限公司(下称“莞篮子”)首席品牌官陈忆莎现场推介家味礼盒“板腊31”,展现莞产风味。

“‘莞篮子’是一家服务全国市场的国有企业,我们希望通过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助推东莞味道走向全国。”陈忆莎表示,本次直播间主打的产品家味礼盒“板腊31”,不仅是东莞美食的代表,也是腊味文化的代表。

“大家印象中的东莞腊肠是长长的、细细的,但‘板腊31’中的腊肠却是圆嘟嘟的。”陈忆莎提到,“板腊31”的腊肠不需要切片,经过15分钟的蒸煮后,能够带来口口爆汁、满嘴留香的奇妙体验。

好味道来源于好原料。“莞篮子”国有自营猪场为“板腊31”提供原料支撑,“从生猪到变成腊肠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的时间是31天,力争为消费者带来最新鲜的腊味,这也是这款产品名字的由来。”陈忆莎说。

除丝苗米和“板腊31”外,内蒙古有机肉苁蓉、武冈铜鹅、有机芽苗菜、风干武昌鱼和鳄鱼酒水、鳄鱼小蓝片也纷纷在直播间亮相。

直播嘉宾分享计划▶▷

“不久前有沙尘吹到了东莞,大家开玩笑说是大风刮来了‘北方特产’,这两天我真的带来了北方特产。”直播间内,内蒙古曼德拉生物(下称“曼德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商运营经理李飞戈提到。

以“做最好的阿拉善肉苁蓉”为目标,曼德拉生物打造“特伦格雅”品牌,主要生产阿拉善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味苦微甜的中药材,也是内蒙古知名特产。

本次是李飞戈第一次来东莞,“深刻感受到东莞人的热情以及展会规模之大、档次之高,我们已经和一些经销商、食品加工类企业进行交流和探讨,后续计划将肉苁蓉做成一款预制汤料,让它成为广东人煲汤的材料之一。”

“我是揭西县大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同时也是一位返乡创业的青年。”来自广东揭阳的青年方敏说。油柑,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揭西县的大统农业基地自1983年起开始种植油柑,截至2024年12月,油柑种植占地约300亩,年产量约100万斤。

方敏本次将油柑茶带到了直播间,在这一“国字号”美食展上,展现揭西风味。面向未来,方敏计划打造以“大健康”为核心、以“药食同源”为理念的区域特色产业园,融合种植、加工、研发、文旅于一体,推动油柑产业走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让传统农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除企业代表外,直播间还受到专家青睐。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院士、香港餐务管理协会荣誉会长谢瑞麟做客直播间,深入探讨莞港食品行业合作前景。

谢瑞麟表示,东莞供港蔬菜数量可观,在香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莞港食品行业合作大有可为。他认为,东莞供港食品产业优势显著,其高品质产品在香港广受青睐。香港本地食材供应有限,对东莞健康、高性价比的食材需求持续旺盛。“双方可深化合作,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共同开拓国际食品市场,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