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
买房是人生中的大事。买到心目中的“好房子”,更不是一件易事。在短视频时代,房产自媒体们也纷纷通过视频方式,将各类房源信息更快地传达给受众。
但这些发布在线上的视频,内容都是真实可靠的吗?极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自媒体为获客引流,发布虚假不实信息,贩卖楼市焦虑,渲染购房恐慌情绪,影响了公众认知及决策,也给楼市良性发展造成干扰。
目前,针对部分房地产自媒体账号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行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阜阳、哈尔滨、包头等多地相继已开展相关整治行动,杜绝夸大误导和虚假信息传播,确保账号依法依规运营。
有房产自媒体为引流,炮制虚假信息
“楚河汉街SKP、三地铁、一梯队学校,武汉内环沙湖第四代小高层总价126W。”当看到这样的宣传视频,不管买不买房,想必很多人都会好奇,如此堪称“六边形战士”的楼盘究竟在哪儿?
在短视频账号“小景优选好房”发布的这条视频评论区,一众网友纷纷抛出上述疑问,而视频作者的回复也是出奇的一致:“私信预约看房领取资料”。
极目新闻记者查看“小景优选好房”账号,发现其所推荐的各个楼盘文案雷同,均宣称有核心区域的核心配套资源,不仅展示的样板间房型优越,且价格足够诱人。不过,楼盘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始终是个“谜”。
本周,极目新闻记者以上述短视频账号宣传的“黄鹤楼双地铁口、武昌拦江大道一线江景现房总价95W”内容,通过微信咨询具体楼盘名称,对方称“最近休年假,留电话后由助理发送资料”,始终不愿透露真实楼盘名。
直到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拨打该视频号上所留的联系电话,“谜底”才逐渐揭开。
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回复称,他们公司线上主播有五十多人,一共有三个办公地点,分别在武汉的后湖、白沙洲以及汉阳,仅汉阳门店就有一百多名业务员。他向记者坦言,上述宣传的“总价126W沙湖第四代小高层”,并非正沙湖位置,而是在徐东杨园附近一处楼盘,而那一带根本就不是学区房。此外,视频中的样板间也是多个楼盘视频拼凑而成,之所以进行夸大宣传,目的就是“引流”。
“行业这么卷,不只是我们公司这样,你不这么播,别人也这么播。”该男子表示,他们公司的性质类似于房产中介,直接跟开发商合作卖房,他还直言“线上虽有水分,但线下没水分”。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如出一辙的,还有短视频账号“小房姐的买房日记”等。该账号大量使用外地第四代住宅视频,以此伪造为武汉楼盘,打出“武汉第四代住宅”等大量虚假内容获客引流。其中发布的一条视频,转评赞合计超过5万。
一名资深房产经纪人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类房产自媒体通过拼接视频,张冠李戴制造虚假价格进行“引流”,当有购房者咨询时,又不正面回复是否存在该套房源,只是一味地索要客户电话,通过假价格、假房源、假信息欺骗消费者。
震惊标题博眼球,各种断言渲染购房恐慌情绪
极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还有部分房产自媒体热衷于制作“刺激”的标题,贩卖武汉楼市焦虑,扩散未经证实的消息数据,以所谓的“讲真话”“麻辣点评”等方式打造人设博取眼球,甚至有账号运营者,在多个视频标内容中发布不实言论,涉嫌开展不正当恶意竞争,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仅以“武汉弃房断供家庭”为关键词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就有多个房产自媒体账号发布同类文案视频,其中提及的今年以来“弃房断供家庭”数量,从六百至八百不等,至于数据来源,无人解释。
与此同时,还有自媒体使用“武汉房地产估计真的要死在00后手里了”“一夜之间很多业主不卖房了”等类似夸大标题博取关注,以各种论调断言所谓的武汉楼市真相,如“最多再熬两个月,武汉楼市铁定发生的五件大事”等等。
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上,一个名为“武汉大陆房产咨询”的账号发布“今年买房大概率都是韭菜”“现场房子已经进入失衡状态”等内容描述来唱衰市场,制造买房卖房焦虑,渲染购房恐慌情绪。
此外,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些mcn机构通过批量制造账号发布“楼市焦虑”的内容来获取流量。其中武汉抖家好房旗下多个账号,如武汉俊杰说房-抖家好房、武汉大莹说房|抖家好房、武汉房产李莫愁-抖家好房等多个账号贩卖楼市焦虑,使用夸大标题、曲解事实,如发布“大跳水、武汉主城四代住宅塌方、房子卖不动了就鼓励大家生孩子”等信息来博眼球。
从整个网络环境上来看,近年来武汉也有一些房产自媒体“黑嘴”热衷于以通过恶意抹黑行业内一些知名企业形象的方式,来为自己制造话题、打造人设。这类网络“黑嘴”不仅损害企业声誉,还破坏营商环境。事实上,这种攻击模式已蔓延至多个实体经济领域。
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认知,干扰楼市正常秩序
对此,武汉房地产自媒体联盟理事长黄峰也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从事房产经纪行业人员多,购房客户有限,为了抢客户,部分经纪人博主通过注册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以此吸粉和博流量。但目前流量过于分散,获取难度太大,注册成为自媒体号又没有准入门槛,发布虚假信息或唱衰楼市等成本低,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就出现了房地产自媒体目前存在的种种乱象。
“自媒体号为了吸粉和博流量造假,主要分为三种情况。”黄峰分析介绍,一种是“全盘否定”,告诉网友哪里都不能买;第二种是“以偏概全”,比如项目推出特价房,就说项目价格很低;最多的是第三种“移花接木”,比如视频内容宣称武汉徐东上市新楼盘,价格1万元/平,实际画面配发的是三环外的小区和园林,根本没有这样的项目,发布的是假价格、假房源、假信息。
“一些自媒体号通过‘移花接木’等虚假发布信息,吸引网友关注和咨询,最终促成成交,达到赚取佣金的目的。”黄峰表示,这种套路确实更能吸粉和带来流量,但不择手段地博流量抢客户,发布的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认知,干扰了楼市良性发展及扰乱行业秩序,拉低了市场预期,加重了购房者观望情绪。
此外,虚假信息可能会误导一些不清楚武汉楼市的外地购房者,影响购房决策,希望自媒体号坚守底线,诚信经营,同时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
多地已相继开展整治行动,有城市推出房产自媒体自律公约
今年3·15期间,央视新闻也曾对房地产自媒体传播的各类不实信息进行过曝光。公开报道显示,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已相继开展房地产类自媒体相关整治行动。
据阜阳新闻网消息,去年4月12日,阜阳市房屋管理局、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五部门召开约谈会,首次对抖家好房(振哥探房)、理想-楼市揭秘(抖家好房)、小马-楼市揭秘(抖家好房)、抖家好房(杨战清)、阜阳吴千亿看房vlog、刘启推好房(阜阳)、保晨推好房(阜阳)、马龙楼市揭秘等8家房地产自媒体平台(账号)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会上,五部门分别通报了房地产自媒体账号存在夸大其词的“标题”、利用项目某一事件或缺陷扩大宣传、捏造虚假数据造谣传谣、歪曲解读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政策等,误导社会公众、渲染购房恐慌情绪,对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已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去年5月,南京市多部门对存在发布不实信息、将极端个例概述为群体现象、以夸张负面叙事渲染消极情绪、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等情形的125个“自媒体”账号,通过约谈、警告、行政处罚等方式,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去年7月5日,北京市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委召开房地产领域“自媒体”大V行业指导会,提醒“自媒体”大V准确把握政策、规范信息发布、打造优质内容,引领本领域“自媒体”客观理性发声,切实为广大网民提供优质内容和专业服务。
中房报报道显示,3月14日,三亚市住建局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物业服务等,连发多份通知。在《2025年三亚市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整治范围包括三亚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以及互联网领域在该市开展房地产销售的经营行为。其中就包括利用中介门店、网络端口、网络自媒体账号等渠道发布虚假房地产广告、虚假房源信息等虚假宣传行为。
3月25日,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消息,近期,根据网民举报并巡查发现,部分房地产类“自媒体”账号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罔顾事实发布“上海市中心房价要崩了”“上海楼市崩盘倒计时”等“标题党”不实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扰乱市场秩序,造成恶劣影响。上海市网信办已协调有关部门对“锐哥经济思维”“上海珑铮新房”等98个违规“自媒体”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处置,并指导属地网站平台清理造谣传谣、“标题党”等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900余条。
红网时刻新闻发布的消息显示,3月31日,长沙市委网信办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等部门组织召开房地产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要求房地产平台或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对歪曲解读数据、以偏概全唱衰整个楼市,以煽动性标题制造恐慌情绪,发布不实信息的违规账号主动开展自查自纠;房地产领域相关协会要强化自律,明确生产发布信息负面清单,倡导房地产中介依法依规发布信息;网信、住建等部门要联合监管,依法依规打击典型违规账号,处置不实有害信息。
据哈尔滨电视台报道,4月6日,哈尔滨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成立了互联网自媒体专业委员会。同时,协会还发布了《哈尔滨市房地产经纪行业互联网自媒体创作者自律公约》,针对房地产经纪领域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自媒体内容创作提出系统化规范要求。《公约》从身份认证、内容发布、行业监督三个层面建立全流程自律机制。具体规范如主播应在短视频及直播画面标注“哈尔滨市房屋交易服务平台”从业机构备案编码及从业人员备案编码或佩戴“哈尔滨市房地产经纪服务人员工作牌”;在内容创作方面,明确要求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不得歪曲房地产政策、禁止以维权名义实施恶意炒作或敲诈勒索等行为,强调对房地产市场信息传播的客观性与完整性;房地产主播违规将被“警告”或“限流”等。
记者 柴荆
原标题:房产自媒体乱象调查:虚假宣传只为引流获客,多地相继开展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