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市一江一河滨水区域首座生境花园落成

时间: 2025-04-26 19:44:00

人民网上海4月26日电 (记者葛俊俊)2025年3月,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黄浦江沿岸地区功能融合发展和空间品质提升专项规划(2025-2035年)》,将“培育生境花园展示乡土物种”列为“生态共栖”的重要举措。4月26日,上海市一江一河滨水区域首座生境花园——“生境东岸”落成,旨在打造浦东滨江生态地标。

生境花园,是将“生境”和“花园”融合、具有栖息地功能的绿地空间。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和庇护所等生存环境空间,并具备花园属性,具有观赏、休憩和户外休闲等功能,为人们提供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据悉,上海生境花园项目自2017年启动。2019年,长宁区打造了上海第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社区生境花园。2023年,上海东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致力诚公司、浦东滨江绿化管理部门,联合生态公益保护组织、高校等启动“生境东岸”项目,尝试探索在大型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强生境质量和城市韧性。

首个试点选在浦东滨江24公里慢行系统的起点——杨浦大桥下。该场地条件良好,面积约2000平米,包含一处约670平米、水质良好的人工水体,并有湿地、林下绿地、无上木绿地等多种生境类型。

“这不仅是一座花园,更是一座连接自然与城市的桥梁,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以生态为基底、艺术为表达、科普为纽带,传递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时代强音,也弘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旋律。”生境东岸发起人、东岸集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鲍伶俐表示,此次生境东岸项目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守护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的责任更是文明的使命;共创共建,让人民成为城市生态的主人;以生态为纽带,构建城市美好生活共同体。

此次,生境东岸项目强调生态系统内在完整性,从植物、动物到微生物,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修复城市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疗愈空间。此外,还在生态绿地基础上叠加市民科普教育、公共艺术展览等活动,实现生态、科普与艺术交融,以生态为纽带,打造东岸滨江生态会客厅,构建城市美好生活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