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罗米修斯惩罚石棺 郭 悦 摄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雕塑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承载着博大的智慧与美学追求。如今,一场名为“理想与光荣——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展”正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古希腊神话中富有深意的篇章之一,这件公元2世纪早期的古罗马石棺浮雕,通过细腻的刻画再现了普罗米修斯受罚的场景。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泰坦神族的重要成员,代表着智慧与远见。他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类火种和文明。然而,这一行为触怒了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叛逆,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命一只鹫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使其日复一日承受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直至被赫拉克勒斯解救。马克思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称“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历史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浮雕左侧是被铁链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他的身体紧贴岩石,姿态显得痛苦而坚韧,面部表情中透露出忍受苦难的神情,体现了他对盗火赠予人间的无怨无悔。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既是受难者的象征,也是反抗者的化身。
在普罗米修斯的上方,一只鹫鹰正俯冲向下啄食他的肝脏。这只鹰的动作被刻画得极为生动,翅膀展开、利喙下探,充满了动态感和紧张氛围,直观地展现了宙斯施加的残酷惩罚。
在画面右侧,有一群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正在恳求宙斯宽恕普罗米修斯。她们中有的伸手示意,有的俯身靠近,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出对普罗米修斯的同情与支持。这些形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也暗示了神灵间的复杂关系。
这件“普罗米修斯惩罚石棺”采用了高浮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普罗米修斯和鹫鹰的形象突出于背景之上,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画面整体构图平衡且富有动态感。左侧的普罗米修斯与右侧的女性群体形成对比与呼应,鹫鹰的存在则打破了画面的对称性,成为视觉焦点。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处理得当、层次分明,既展现了场景的戏剧性张力,又保持了画面的整体和谐。
这幅浮雕在继承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实性和叙事性,人物形象既有理想化的美感,又不失真实感,人物的肌肉线条、面部表情以及衣物褶皱都刻画得极为细致入微,同时也传递了关于人性、自由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并州新闻 刘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