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能家居“伪智能”、“谷圈”消费低龄化…… 一季度的投诉热点,你碰到过不?

时间: 2025-04-09 12:50:00

4月9日,2025年一季度江苏省消保委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发布。全省消保委系统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44万余元,全省相关消费类维权舆情信息971866条,3月16日达到舆情最高峰。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依次为:智能家居“伪智能”、旅游消费体验落差大、直播带货市场乱象难除、“谷圈”消费日趋低龄化。

扫地机器人问题多

智能锁打不开

关键词云图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家用摄像头、智能门锁、语音助手等设备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这场由智能家居家电引发的信任问题,暴露出新型消费领域的矛盾。省消保委一季度收到有关智能家电家居消费相关投诉545件,监测相关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8560条。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隐私泄露风险引担忧、质量问题备受诟病、智能家电控制APP存在问题、过分夸大产品功能。

【案例】

消费者王先生于2023年11月21日购买了一台扫地机器人,使用时发现问题不断,一年后送官方维修点,但维修后依然存在噪声大情况,遂于2025年1月9日投诉至苏州市吴中区消保委。吴中区消保委介入后积极与商家联系进行协商,最终妥善解决消费者诉求,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有江苏网友发帖称,网购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建图很卡,识别不出地毯,直接在地毯上拖地。

还有江苏网友发帖称,花上万元买了某品牌的门,用了没几个月,锁动不了,联系经销商换了锁。这两年来电池每月就需要一充。这几天直接打不开,输入指纹密码显示绿色,但锁就是不动。

【分析】

商家应当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算法,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处理数据,保障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过度广告植入,简化智能控制APP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降低消费者的学习成本;行业内部可倡导各企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实现兼容,便利消费者使用需求。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口碑良好、有严格产品审核和售后保障的产品;仔细设置智能设备获取信息的权限,避免敏感信息被过度收集;谨慎理性对待APP内出现的各类广告推送,对不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先详细了解后再决定是否消费。

四人间只有一张床

旅游消费体验落差大

关键词云图

旅游消费相关投诉问题集中为以下几个方面:运力不足供需失衡。住宿体验感不佳。景区服务质量不高。

【案例】

消费者王女士前往哈尔滨旅行,通过平台预定了某宾馆,到宾馆后,发现实际所谓的宾馆是民宿,而且四人间只有一张床,一个沙发,环境脏乱与网上图片严重不符,消费者与酒店协商告知平台取消预订,平台与商家沟通后不同意退款,消费者遂投诉至苏州工业园区消保委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分会,经独墅湖教科创新区分会工作人员协调,双方达成一致。

【分析】

景区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实时预测人流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宾馆民宿等经营者应当定期对住宿设施进行维护,保持客房清洁和设施的正常运行;有关商家要诚信经营。

“谷圈”消费低龄化

价格泡沫等隐患多

关键词云图

吧唧、色纸等产品是当下年轻人痴迷的“谷子”(源自goods音译,围绕动漫、游戏、影视等IP衍生的周边产品)。“谷子经济”升温,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视野,从Z世代向中小学生快速渗透。然而,“谷子”消费也面临着价格泡沫、版权不明、未成年遭遇诈骗等问题。尤其是今年以来,“谷子经济”低幼年龄消费趋势日渐凸显。舆情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谷圈”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9660条。相关问题集中在几点:价格虚高有炒作之嫌、高价预定后商家跑路、低龄化消费隐患多。

【案例】

江苏一网友发文称在某平台购买了两个盲盒,商品页面注明“48小时发货 现货”,价格825元,溢价大约300元,但是可以拿到现货,所以就拍了。后来现货市价飙升,两天后直接涨到了1400元。这家店本来说第二天发货,结果一直没发。再问客服说没现货了。“吃相太难看”。商家看到现在的市价,不愿意发货,变相逼迫消费者退款。

江苏一网友称,拼团购买“谷子”产品,团长开团后跑了。团长说自己是成年人,但其实是小学六年级的未成年人,她找代购带来的货,不先发给团里人,而是在其他平台高价倒卖,手机号码是她奶奶的,没有办法联系到本人,家里人也不管,现在群里几百个人都还没有退款到手。

【分析】

相关经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预售类商品的保障,及时清理诱导冲动消费、网络诈骗等相关信息。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加强教育引导,帮助树立理性消费观、娱乐观,引导其健康参与“谷圈”;提高孩子对诈骗手段的警惕。

通讯员 苏消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