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5年龙湖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会召开,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2025年龙湖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会召开。
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龙湖区如何在抢抓主动中破局突围?南方+记者从会上获悉,龙湖区通过出台《龙湖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推进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总的来看,《行动方案》聚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的发展目标和700亿元大关,从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城镇建设、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在8月底前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并打造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全域城乡风貌显著改善、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既是推进会,更是冲刺会。全省城乡融合大潮中,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龙湖,如何勇当新时代“拓荒牛”、争做示范标杆?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为,且看龙湖如何落子。
以“13410”实施路径干出龙湖成效
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而从自身看,龙湖区也面临着人居环境整治不够有力、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偏慢、农村潜力未充分激发等瓶颈制约,要啃的“硬骨头”还有很多。
如何破题?这场会议给出的解法是:在全市“1+4”行动基础上,结合龙湖的实际、拿出龙湖的举措、实现龙湖的成效,以“13410”具体实施路径完成市委对龙湖在8月底前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的要求。
“1”是全面锚定今年8月底前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会议提出,全区要围绕这一目标,各项工作要倒排工期,全力往前赶;各方面资源要统筹汇集,全力服务大局;各类成果要主动梳理,集中展现初见成效。记者注意到,龙湖区在开展全域示范创建的同时,还定下了典型培育要覆盖82%村(涉农社区)的目标。
“3”是深入实施今年龙湖在区委七届八次全会上提出的人居环境建设、乡村文旅提质、社会力量赋能“初见成效三大行动”,目前三大行动的方案已分别印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龙湖区委赶早、赶先召开了多场次会议部署人居环境建设,锚定今年5月底前完成全面净化、系统绿化、重点美化和整体有序目标,实现全域城乡风貌明显改善。

龙湖区今年5月底前完成全面净化、系统绿化、重点美化和整体有序目标,实现全域城乡风貌明显改善。
“4”是围绕市委提出的开展产业强基行动、城镇建设行动、风貌提升行动、改革创新行动,实施65项具体的重点工作任务。《行动方案》中对65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期限,要求各级各部门聚焦产业发展、城镇建设、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等方面想方设法、谋深做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任务。
例如,在风貌提升行动上,龙湖区提出今年要形成“一核”(汕头高铁站为核心)“一轴”(泰山路、高铁沿线为主轴)“四横”(中阳大道、金鸿公路、汕北大道、汕汾路)“四岸”(梅溪河东岸、新津河两岸、外砂河西岸)的风貌提升格局,连线成面彰显初见成效。

龙湖区今年8月底前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
“10”是初见成效要“十全十美”,即全区十个街道抓好落实“百千万工程”,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会议要求,各街道要形成“初见成效三份清单”,结合各街道实际,明确今年的攻坚重点、成效经验和标志性成果,奋力推进全域、全员、全面拿出硬举措、实招数。
以“一盘棋”思维推动“百千万工程”
“决战‘百千万工程’,既是使命所系,更是民心所向。”
“破除‘躺平应付’思维,纠正‘等靠要看’的消极心态,确保思想统一、行动有力。”
“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夯基垒台、取得实效。”……
推进会上,龙湖区一批街道、村(社区)、企业家代表走上台前,亮出实施“百千万工程”两年多来的经验心法,作出表态,畅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举措想法。
阶段来,龙湖区深化“一盘棋”思想,有效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领域动作,不断推动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质效。
例如,在央企助力方面,会议强调要完善央企带头、国企跟进、民企参与、多方力量共同助力的工作机制,深化与重点建筑业央企合作,持续用好“公益+微利”模式。
“截至目前,我们已对接龙湖区10个镇街,确定项目清单25个,已落地实施项目11个,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升级、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公司粤东指挥部指挥长马银枪说。
以妈屿岛特色渔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目前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市政管网的改造升级工作基本完成,新建游客中心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正在进行砌筑和初装修施工,计划今年6月份具备验收移交条件,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海岛渔村农村环境。

央企助力妈屿岛特色渔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龙湖,一场广东高校与县域“双向奔赴”的“双百行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会议强调,推动教育医疗等人才助力,深化“双百行动”,聚焦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智力优势,推动校地深度合作,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
“我校与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各自办学特色、科技创新优势和人才资源禀赋,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双百行动’走深走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副校长、党总支书记林丹明在会上表示,两所组团高校围绕七项任务开展合作共建,目前已经拟定了12项共建项目。
作为“双百行动”共建项目之一,龙湖区新海街道西南村省级特色小镇提质升级项目(即潮府盛莲)正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践基地,通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等形式,进一步打造“艺术赋能—资源汇聚—生态自循环”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龙湖区新海街道西南村省级特色小镇提质升级项目。
“百千万工程”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支撑。龙湖区强调,要用好村规民约完善乡村治理,充分激发释放群众主动参与建设活力,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人人助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奖罚分明推动各部门干事更有为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近一段时间,龙湖区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每周至少两天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街道、社区一线,实地调研检查工作,推动工作落实。
推进会上,龙湖区进一步强调,必须树立起奖罚分明的鲜明导向,区各套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两次到挂钩联系的街道、村居加强检查督导,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至少三天进村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提升。

“百千万工程”如何“三年初见成效”?汕头龙湖召开“冲刺会”作出最新部署。
初见三年成效,要拿结果说话。《行动方案》明确,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部门,综合运用约谈、督办、通报等方式督促推动;组织部门在“百千万工程”实践一线发现和识别干部;充分发挥巡视、巡察作用,杜绝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工作行稳致远。
千难万难,万众一心就不难。“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可以预见压力会很大、困难也不少。但我坚信,大家只要心往一处想,化压力为动力,不为干不成事找借口,多为干成事想办法,在督导组、高校、国企、民企的协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打好‘三年初见成效’这场攻坚战。”龙湖区区长黄晓欢说。
南方+记者 蔡沚彦
通讯员 金怀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