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汇民情、聚人心、助裁判,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建强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

时间: 2025-04-11 17:30:00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从群众中来,到司法中去。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建强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从邻里小事到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纠纷、从“无袍法官”到以案释法传递温情,书写了“传法意、明事理、汇民情、聚人心”的生动实践。

公开专业,裁判公正科学

在审理重大工程纠纷等涉专门性问题的案件时,人民法院往往需要借助专业力量进一步阐释相关法条内容,如司法鉴定等。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技术能力强,与双方当事人无利益关系的人民陪审员不仅可以作为沟通桥梁,更能侧面印证裁判的公正性。

此前,原告海某公司与被告逸某公司就建设液化天然气(LNG)应急调峰储备站项目土石方和边坡支护工程产生法律纠纷。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根据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推荐,从具有建筑施工资质的人民陪审员名单中抽取1名人民陪审员,与2名员额法官组成三人合议庭审理本案。判决逸某公司向海某公司支付工程款。宣判后,逸某公司提出上诉,市中院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后逸某公司又提出申诉,省高院审理后作出裁定:驳回逸某公司的再审申请。

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张富安帮助法官知晓了工程施工中涉及的“二八灰土”“抗剪强度”等专业知识;庭审中围绕争议焦点对双方展开有针对性的发问,了解实际情况;凭借专业知识耐心解答提问,多次劝解当事人,减少双方的对立;对涉案专门性问题法律文书起草、校核、反复修订,未出现错误。案件在合议时,张富安运用专业知识深入分析工程质量,为法官准确适用建工司法解释第十四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建强高素质队伍

从更多借助其他力量到自身具备一定专业性,人民陪审员在涉专门性问题案件审理中为人民法院提供了更多助力。人民陪审员如何选用、怎样培训、如何管理,确保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具有司法专业性?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主任秦正安表示,人民陪审员选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规范标准选任,在此基础上,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通过强化队伍建设、面对实际问题、促进实质参审等多角度提升人民陪审员队伍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工作制度学习,注意各地区、各行业入选人员情况,并结合人民陪审员年龄、学历结构、行业特点,开展培训学习。

“通过集中培训、庭审观摩、内部学习、以老带新等模式,新入选的人民陪审员可较快掌握参审案件的基本素质,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还积极鼓励人民陪审员自主学习法律知识,耳濡目染下,有多名人民陪审员参加了国家法律资格考试和省级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秦正安说。

自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选任开展以来,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在人民陪审员素质提升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5年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3000余件,特别是在纠纷调解、疑难案件、群体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和法官干警的信任和尊重。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大众对人民陪审制度的认知还是有偏差,人民陪审员因个人认识及专业素质限制而‘只陪不审’情况日趋变少,但依然存在,我们的工作还需要持续努力。”秦正安说。

以案为媒,司法严正有温度

在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更靠近人民群众,往往更了解人民群众在法院诉讼的因由、过程。在5岁的社区居民李某抚养监护调解中,人民陪审员结合社区民情与李某有监护、抚养义务的亲属实际情况,柔情说法,解决了李某监护、抚养难题。

“李某现年5岁,母亲意外去世,父亲被羁押,外公、外婆年事已高,常年有病,表示无能力照顾李某的生活和履行监护人职责,姑母常年在外务工,也表明无能力照顾吴某生活,这种情况下强行确定一个监护、抚养主体不仅对李某不利,还可能产生更多纠纷问题”人民陪审员贺治花说。

一方面,李某的监护、抚养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李某家庭背景及现实困难也需要充分考虑。人民陪审员利用平时陪审中学到的经验和法律知识,联动民政、司法、综治中心、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参与调解。人民陪审员耐心细致地向李某亲属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抚养权和监护权的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引导他们以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理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同时,调解员们对李某后期的成长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亲属的抚养能力和意愿进行了评估,便于确定最适合李某成长的环境和抚养人。经过多轮艰苦细致的调解工作,涉事家庭成员最终达成共识,就未成年人的监护权问题签订了调解协议。

“我们每个月都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她现在的生活状况,每当看到孩子露出的笑容,我们知道,法治的温度正在增添社区的温度。”人民陪审员贺治花说。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广泛来源于乡村、社区干部,教师,企业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素质提升的助力下,人民陪审员们既具备各自行业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背景,又拥有了一定的司法技能,对于落实审判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审判独立、加强司法监督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缓解审判力量不足,推进审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人民陪审员自主管委会在凝聚人民陪审员团队智慧、力量,保障人民陪审员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执法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做好服务、勇于担当、强化素质、提升效能、打造示范、廉洁自律6个方面,持续完善人民陪审员培养机制,为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发挥作用。”秦正安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