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忽冷忽热,身边打喷嚏、咳嗽的人逐渐增多。许多人习惯性地将各种呼吸道不适统称为“感冒”。事实上,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病程发展和防治方式上都有显著差异。正确认识这两种常见呼吸道疾病,能帮助我们采取更科学的应对措施。
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杨冬为我们科普了感冒和流感的区别。杨冬教授表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感染病原体的差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一般是常见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杨冬
如何从临床症状和病程上判断自己得了感冒还是流感?杨冬教授指出,“普通感冒更多表现出上呼吸道的不适,我们称之为‘卡他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痒等,病程相对较短,在3-7天内就能明显缓解,而流感往往来势较急,由于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内复制,常引起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卡他症状’可能不是流感特别明显的临床表现。”
要准确区分二者,除了观察症状特征,还可以通过快速检测试剂进行辅助判断。各医疗机构提供的流感抗原检测能在15分钟内获得初步结果,对于出现典型流感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检测。这不仅能帮助确认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在用药选择上,杨冬教授表示,普通感冒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抗组胺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改善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而流感引起的症状较重,甚至可能对健康造成更大危害,治疗则需要针对性更强的方案,除了使用退热镇痛药物对症治疗以外,还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杨冬教授特别提到,中药连花清瘟对于治疗感冒和流感,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以我个人应用的经验和体会,连花清瘟的退热作用比较好,对咽部疼痛、肌肉酸痛的缓解作用是比较好的,而且连花清瘟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资料显示,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对引起普通感冒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引发流感的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可有效缓解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面对呼吸道疾病,科学认知始终是有效应对的基础。当出现不适症状时,既不必过度恐慌擅自用药,也不要掉以轻心延误治疗,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才是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