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深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1)句内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行旅,不会背水一战。
(2)单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博大和宽广。
(3)复句排比,即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排比。
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3.作用:
增强语势,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流畅感人。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4.答题思路
(1)鉴赏排比手法或分析排比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
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②连用X个“......”的句式构成排比;
③结构相同,语气一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且句子从XX到XX再到XX,层层推进,(由X到X<小大/浅深/点面等>)文义渐广,突出了......,表达了......情感。(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点手法+析手法,说效果(手法自带效果+内容表达效果)】
(2)分析排比的构成:
①构成:句子连用X个“......”的句式构成排比,结构相同,语气一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②效果:句子从XX到XX再到XX,层层推进,(由X到X<小大/浅深/点面等>)文义渐广,突出了......,表达了......情感。(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题干可能没问表达效果,但建议要分析出来】【许多题问“排比构成”的答案和鉴赏排比的答案一致。】
(3)分析排比如何具有增文势、广文义的作用:
①增文势:句子连用X个“......”的句式构成排比,结构相同,语气一致,节奏感强,增强文章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②广文义:句子从XX到XX再到XX,层层推进,(由X到X<小大/浅深/点面等>)文义渐广,突出了......,表达了......情感。(回到文本具体分析)
【可见,增文势、广文义的作用答题思路和分析排比构成、鉴赏排比的思路基本一致。】
5.课堂小结:
(1)分析排比的答题思路(万能模板):
①形式上/结构上/增文势:句子连用X个“......”的句式构成排比,结构相同,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②内容上/效果上/广文义:句子从XX到XX再到XX,层层推进,(由X到X<小大/浅深/点面等>)文义渐广,突出了......,表达了......情感。
(2)若题干已点明手法名称,点手法可省略。
(3)题干可能没让分析表达效果/好处/作用,但建议分析时加上。
(4)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
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点手法),
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析手法),
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