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南要求入企调研须预约(干部状态新观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时间: 2025-04-11 09:34:00

本报记者 曹文轩

【镜头】收到海南省五指山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的调研请求,五指山三睿大叶茶业有限公司茶厂厂长陈中连一番思量后,在系统里点击了“拒绝”。

这两天,正值春茶上市,茶厂员工忙着采摘春茶、跑市场,实在没有时间接待调研活动。

“以前政府部门通知我们要来调研,我们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接待好。”陈中连说,现在可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在系统里选择接受还是拒绝。

底气何来?这还要得益于陈中连口中的“系统”——海南省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

规范调研活动

政府部门入企调研要提前线上预约,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有权拒绝

这一系统因何而生?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企业促进处处长任倩回忆,2023年,海南省开展“推动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期间,不少企业“吐槽”——“一个月接待五六拨调研成了家常便饭,企业疲于应对”“各种名目的检查让企业不堪其扰”……

入企调研、检查本意是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但过犹不及。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带着这一课题,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发动包联企业的干部广泛收集意见。

2024年2月,“海南省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应运而生,入企调研、检查有了数字化约束。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覆盖海南29个省直部门和18个市县,统筹监测涉企活动10857次,企业拒绝103次。

哪些调研可以拒绝?“政府部门开展的入企调研、交流、走访,邀请企业参加会议,要求报送数据或材料等,均须提前1个工作日在系统预约。”工作人员打开系统边演示边介绍,“但是否同意,企业说了算。”

原则上,每家企业一周内接待入企调研不超过1批次,时间不超过半天。企业当周已被预约,系统预约界面将“亮灯”提醒;仍要预约的,预约单将派发至当地营商环境部门,由其统筹。截至目前,系统共“亮灯”提醒109次,其中各地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统筹调整83次。

陈中连坦言,在拒绝后他心里多少有些顾虑,还专门打去电话解释,市科工信局干部却回复:“调研本就是为了发现、解决问题,如果影响生产反而是添麻烦,等你们时间方便了我们再预约。”这让他颇为感动,“一来感觉政府在换位思考,尊重企业;二来按程序提前线上预约,背后是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向好和规范,企业也更有信心了。”

减少涉企检查

多部门组团上门“综合查一次”,检查需主动出示“监督检查码”

除了过度的入企调研、邀请参会、报送材料,多头、重复的执法检查也常给企业造成困扰。

由于一些执法检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因此在“海南省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上采用的是事后登记,而非提前预约。如何找到“执法检查”和“无事不扰”的最大公约数?

不久前,一次执法检查给三亚天悦城购物商场负责人易可欣留下了深刻印象。商务、消防、市场监督和综合执法部门组队上门,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检查,联合检查组把发现的问题汇总成一张“整改清单”,反馈给企业。一次检查、一张清单,也给企业减了负担。

去年7月,海南在全省推行场景式清单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旨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打通37个领域所涉及的35个省级监管系统和15个国属监管系统数据。”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政务监管处副处长王譞介绍。

各部门检查计划各异,如何协调统一?记者在海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的“综合查一次”模块,看到了各方检查计划汇总的日历台账——相近时间内,由牵头部门确定检查时间、发起“综合查一次”邀请,获得各部门反馈响应后,确认顺序、流程、分工等,形成检查事项清单,保证联合检查顺利开展。

若执法部门确需“独来独往”怎么办?今年1月1日起,海南推出“亮码检查”制度,各级监管执法部门开展涉企现场监督检查时,需主动出示“监督检查码”,经营主体扫码获悉检查的内容、依据、人员等信息。“扫码产生的数据,将纳入‘综合查一次’占比考核。”王譞说。

截至目前,海南已经制定12个“综合查一次”通用场景,涵盖了市场监管、商务、教育、应急、消防等15个领域,累计统筹检查任务7824个,发起跨部门联合检查2769次,减少检查5055次。

畅通沟通渠道

完善约见规则,让企业和政府打交道时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无事不扰,并非对企业不管不问、少管少问,海南各级政府部门做“减法”的同时,也在做“加法”。

“红峡谷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连年攀升,但去年5个月里停电次数就超过10次,影响企业经营,能否提供更好的用电保障?”五指山中部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雄发开门见山。

“我们检查后,发现不存在线路老化,负荷也足够,主要由于红峡谷河道植被茂密,线路周边存在树障。”供电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

“企业要发展,生态也要保护,这需要我们制定一套更快、更高效的响应机制,请供电部门会后尽快落实。”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给出解决方案。

上述情景,发生于3月27日晚8点举行的五指山市企业服务“大夜班”活动。当天,3家企业带着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前来,五指山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和7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政企面对面,一同找症结、想办法。

去年3月五指山市推出的企业服务“大夜班”活动,是海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缩影。“以前常听企业经营者说,‘政府里有熟人才好办事’,这不是好的营商环境该有的风气。我们搭建平台、完善制度,就是希望企业和政府打交道时进得了门、找得到人、说得上话,更办得成事!”一名负责营商环境建设的干部直言。

为广泛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去年6月,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在总结三亚、陵水、五指山等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开发“政企约见”平台,制定更为完善的约见规则,在全省推广实施。“根据约见规则,被约见方收到约见提醒后,应在24小时内响应,主动联系企业并协商约见时间和地点,约见一般安排在3个工作日内。确因工作时间冲突不能安排约见的,可延后至两周之内安排约见,并向企业做好解释工作。”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已有800余件约见工单顺利完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1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