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宝马中国CEO如何看待智驾、关税与本土化合作?

时间: 2025-04-16 18:42:00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4月16日,在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再度召开前夕,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向观察者网表达了对“智能驾驶、关税、本土化合作”等方面的看法。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 文中图片均来自宝马集团官网

安全至关重要,技术迭代不应增加学习成本

针对今年中国市场热议的智能驾驶话题,高翔表示,宝马始终坚持L2系统的核心原则,一切以安全与责任为首要前提。“驾驶员必须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我们提供会用、敢用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他以宝马5系搭载的眼神变道功能举例称,该功能需要驾驶员的眼神确认后才可执行变道,从而确保车辆的控制权始终在驾驶员手中。

而对于今年以来多起智驾事故,舆论开始反思的“自动驾驶过度营销”的话题,高翔则认为,“如果(企业)过度渲染‘完全自动驾驶’概念,会容易导致用户误会系统能力导致错误决策和判断。”

他表示,关于智驾技术的普及,平衡速度与安全至关重要,“一方面技术可能尚未成熟便投放市场,引发公众担忧;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但高翔同时也认为,“每个人都敬佩中国的变化如此之快,技术迭代和普及速度也远超预期。”

关于智驾的安全保障,高翔还表示宝马正在通过底层逻辑来降低智驾领域出现的安全隐患。他称,当前智驾技术面临一个全行业共同的关键挑战:即大多数ADAS系统都能在99%的工况下完美运行,但剩余的1%才是技术难关。为了降低这一隐患,宝马正在为智驾产品中添加类似于“AI护栏”的安全网系统。

除了智能驾驶本身,高翔还表示所有技术的迭代都必须建立在用户直觉认知之上。

宝马全景iDrive系统

宝马通过实验室的眼球追踪测试发现,在驾驶舱堆砌大屏或娱乐设备极易分散驾驶注意力,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其对于车辆设计的要求是“必须直观自然”。“驾驶方式必须保持熟悉感与自然感,用户容易上手使用,不能要求用户重新学习。”高翔补充道。

贸易形势复杂,本土化研发需更具韧性

而对于近期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复杂贸易形势,高翔则表示,“我们当然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开放的自由贸易,这是最健康的方式。但目前来看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增强生产和供应方面的韧性。”

目前,宝马在华拥有近460家本地供应商,高翔称,宝马一直在布局中美欧三个主要地区的生产基地,并围绕这些基地拓展供应商,未来宝马将继续加强本地供应链的建设,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变动。

尤其是在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影响最大的芯片领域,高翔表示,中国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势不可挡,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动,“宝马团队正在研究国产芯片(对美国芯片)的替代”。

为客户创造价值,深化本土化合作

针对合作,高翔则表示,宝马与本土化企业并非为了合作伙伴的噱头,而是要为客户带来有意义、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期间,他表示中国消费者对创新科技接受程度远超欧美市场,对新技术的期待也最高,想要满足用户的高期望,与本地企业合作是必经之路。

同时,宝马调查发现,高度智能化的自然语音交互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也进一步促成了宝马与阿里、华为的战略合作。

高翔表示,宝马正加速构建开放技术生态,在中国走向“合作2.0”时代。据悉,车展期间,宝马还将宣布与其他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通过借助其AI技术,助力自身完善座舱交互、营销服务等领域。

高翔还强调,合作的深度定制与企业自身的高度自研不可分割。“过去三年,宝马一直在修炼“内功”,比如在德国之外建立最大的研发布局,并招募了大量软件工程师。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作为支撑,宝马将难以与中国企业良好合作,也难以将后者的技术方案无缝集成到产品中。”

根据规划,新世代车型将成为宝马全系产品升级的转折点,高翔透露,今年宝马预计将在华推出10款全新车型,并在未来两年内上市20余款新车。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

在4月23日召开的上海车展上,宝马将以“新世代”概念车为主,对中国消费者展示“全景iDrive、BMW首创驾控超级大脑、革命性大圆柱电池”三项新世代创新技术。

同时,宝马还将在本届车展上展示亚洲首发的全景iDrive、新世代操作系统X、竖向双辐设计的智控方向盘、加入AI引擎的智能个人助理等配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