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评估是指 在法律制定出来以后,由立法部门、执法部门及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等,采用社会调查、定量分析、成本效益计算等多种方式,对法律在实施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针对法律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修缮的过程。它包括立法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两个阶段。
立法前评估
定义:对立法选题就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调查、论证和评价的活动。
目的:确保立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避免资源浪费。
内容:评估立法的必要性、合法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以及预期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立法后评估
定义:地方性法规施行后,就其立法质量、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目的:了解法律的实际效果,发现并纠正法律实施中的问题,提高立法质量。
内容:对法律的实施效果、总体质量、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立法评估具有以下特点:
针对性:专门就某一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参与性:吸收与法规相关的社会主体广泛参与。
全面性:对法规从制定到实施各个环节的综合评价。
反馈性:及时发现法律漏洞并补救。
立法评估对于提高立法质量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是立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立法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法律实施中的问题,确保法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