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旅行涨见识,这次在三孔景区真是涨了不少知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非“勾心斗角”不可了。
在从小到大所学知识和认知里,“勾心斗角”就是一个贬义词,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从没有探究过它的出处、来历以及其原本所指。这次在曲阜孔庙通过导游的讲解才算是真正知道了何为“勾心”、何为“斗角”,而且也见到了真正的“勾心”和“斗角”。
其实这个成语最初是褒义词,形容宫室建筑结构的错综复杂而又精巧工致。后来也泛指诗文的布局结构精巧、回环错落,而到如今提起这个成语,给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下贬义了,让人联想到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了。
勾心斗角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里,勾也是带金字旁的“钩”,原文如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在这篇文章里,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来讽喻晚唐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钩心斗角确实是指的建筑结构形式。

勾心(图片拍摄于曲阜孔庙)

斗角(图片拍摄于曲阜孔庙)
建筑学家梁思成称曲阜孔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可见这里的建筑多么有特点和气势。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历代祭祀孔子的高规格礼制,更是能欣赏到独有的古代礼制祭祀建筑。
勾心斗角只是我在孔庙建筑群里学到并找到的很小一个,若是对建筑感兴趣,喜欢专研建筑结构的人,在这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